發(fā)布時間:2011-05-21 10:30:52
點擊數(shù):44796 次
隨著越來越多大學生宅男、宅女的出現(xiàn),各大高校內出現(xiàn)一個特殊團隊——“跑腿族”。他們主要由家境貧寒的大學生組成,專門為“偷懶”的同學跑腿拿外賣、領包裹、送東西,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.
“跑腿族”的出現(xiàn),立即引起爭議。一些人很贊成,認為這也是市場經(jīng)濟的需要;而另一些人反對,認為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。大學校園內出現(xiàn)特殊群體“跑腿族”。主要由家庭貧寒的大學生組成,專門為“偷懶”的同學跑腿拿外賣、領包裹、送東西,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,可抵生活費。專家稱學生雇員造成關系不對等,高校應制止此類行為。
有供需就有市場,跑腿公司在時下的都市里算是一個幾乎不可或缺的行業(yè),幾乎所有的公司和上班族都要或多或少地和跑腿公司打交道。在經(jīng)濟學上,這種現(xiàn)象被稱為懶人經(jīng)濟,大學里出現(xiàn)的“跑腿族”,其服務特點和性質,都體現(xiàn)了懶人經(jīng)濟的特點,應該說,“跑腿族”現(xiàn)象就是懶人經(jīng)濟的校園版。
不過,按照專家的意見,“高等教育體現(xiàn)的是對知識分子的公平公等,如此一來,高校大學生貧富差距進一步體現(xiàn),對大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”。這實在是有點杞人憂天了,公平公等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不錯,但如今的校園,早已不是可以皓首窮經(jīng)的世外桃源,大學是個小社會,學生中的貧富差距早已客觀存在,在學校里發(fā)展一下懶人經(jīng)濟,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力,有何不可?
換言之,即使沒有“跑腿族”,就能保證“高校大學生貧富差距進一步體現(xiàn)”不再發(fā)生?要知道,開跑車、雇保姆上大學早已不是新聞,大學寬容了這樣的炫富和“懶惰”,難道就不能寬容“跑腿族”的一拍即合。對于那些貧困的大學生來講,通過“跑腿”,能有一定的收入,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,改善自己的生活,在雙方的交易中,談不上對大學精神的褻瀆,也不至于“對大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”,難道禁止和堵塞這種學生間的“勤工儉學”才能讓學生感到“公平公等”?
一邊是窮孩子好不容易找到點掙錢的門路,一邊卻是詭辯式的批評,這真愁煞了那些囊中羞澀、父母負擔沉重的大學生們。如果社會和高校能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勤工儉學崗位,能讓他們以體面的方式收獲必要的報酬,何至于讓大學生“很辛苦,很多人身體都垮掉了。”在專家義正詞嚴的批評中,分明是患了校園經(jīng)濟的潔癖癥,以為學生就應該在“公平公等”的校園里安心讀書,不要使學生關系出現(xiàn)不對等,問題是,這在當下的校園里,不是近乎癡人說夢,緣木求魚嗎?
“我們來自底層,我們渴望成功,我們一直在努力”,喬丹的這句名言,也同樣可以用在校園的“跑腿族”身上。大學校園無疑可以是夢開始的地方,從課余時間做“跑腿族”開始,同樣是一種學習和奮斗。對于窮人家的孩子來講,從低處起步,解決生存和溫飽問題,是為了在這個向上通道逼仄的社會里尋找機會。他們需要寬容,需要鼓勵,而不是批判的大棒。
跑腿族 - 案例
跑腿族下沙某大學電子信息專業(yè)大二學生張彤,是“跑腿族”之一。
“很多同學不愿出門,愿意出錢找人買外賣,我們又缺錢,當然接生意了。”張彤說,他家境貧困,為幫助家里緩解負擔,他專門為一些有錢的同學跑腿。
“我送一份外賣能拿1元錢,生意好的時候會賺很多。上周六,我總共送了40多份外賣,一天下來就賺了40多元,比別人兼職賺得多!睆埻χf,“粗略算算,我一個月能賺500塊錢!”對于花費不多的張彤來說,這基本上是他一個月的生活費。
事實上,像張彤這樣的貧困“跑腿族”不是個例,下沙大學城各大高校都有這樣的身影。
“我?guī)屯瑢W拿網(wǎng)購產(chǎn)品,每拿一件產(chǎn)品收費1元!薄芭芡茸濉贝蠖䦟W生李孟說,自己專門為宅男、宅女收取包裹,最好時候一天賺30元。
李孟說,自己認識的“跑腿”大學生就有20多人,在下沙高教區(qū)內從事跑腿的大學生越來越多,同學們都叫他們“跑腿族”。
浙江麗水的梁薇從小家境貧寒,身體很差,但為幫家里分擔負擔,梁薇每天中午頂著烈日跑腿。“每次給別人買飯,自己就沒時間吃飯,中暑的次數(shù)我都不記得了!绷恨闭f,從事跑腿族1年來,最怕夏天和冬天,特別難熬。
而李孟說,有一部分大學生甚至晚上也不休息,穿梭在高沙商業(yè)區(qū)的網(wǎng)吧里,為小餐飲店送外賣!昂苄量,很多人身體都垮掉了!
在“跑腿族”里流傳著一句話:“學歷高不代表身份高,做生意看臉色”。
李孟說,雖然是同學,但也常會碰見不講理的人。
“有時中午吃飯人多,我們的外賣送的晚,會被同學罵!睆埻f,對他們來說被同學批評已是家常便飯!鞍参肯伦约,畢竟是賺別人的錢嘛,看臉色也正常!
對于,一些付錢的大學生認為很正常。“我付錢給這些同學,就是需要他們及時的送飯,如果他們遲了,那也耽誤我的時間!贝髮W生馬明輝認為,自己付錢了,跑腿的大學生當然要滿足要求,否則將視情況扣工費。
浙江傳媒學院的陳華輝就遇到過扣工費的事,“有一次我送外賣送晚了,一個學長就以飯冷了為由,只給我5毛錢!
跑腿族 - 爭議
高校內“跑腿族”的出現(xiàn),引起越來越多的爭議
很多大學生認為,“跑腿族”的興起是個好事。某大學大四學生劉慶宇說:“這是一舉兩得的事。一方面,跑腿族方便了部分大學生;另一方面,貧困生也在鍛煉自己同時獲取收益!
對此,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李靈格則提出反對意見,李靈格認為,該現(xiàn)象雖然根源動力不在學校,而是由于社會經(jīng)濟市場發(fā)展所導致,但做為高等教育的地方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應該反思。
“雖然大學生不可避免社會的影響,但高等教育體現(xiàn)的是對知識分子的公平公等,如此一來,高校大學生貧富差距進一步體現(xiàn),對大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!崩铎`格教授表示,學校應正面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。
浙江財經(jīng)學院經(jīng)濟學教授金戈分析:“雖然這樣的行為是市場行為,從市場經(jīng)濟意義上來說各取所需,但這樣的事情發(fā)生在學校不合適!彼J為,在校園里形成學生雇員關系是嚴重錯誤的,使得學生關系不對等,高校必需及時進行教育甚至制止。
跑腿族 - 2010年年度新詞語
此詞經(jīng)國家語言資源監(jiān)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審定入選2010年年度新詞語,并收錄到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》中。
提示性釋義:指為別人跑腿做事,進行有償服務的人。多指高校中為同學跑腿做事、勤工儉學的學生。
例句:大學校園內出現(xiàn)特殊群體“跑腿族”,主要由家庭貧寒的大學生組成。